不得不看的金銀油墨注意事項
我們都知道金銀油墨具有導電、導熱、比重大、顆粒粗、粘連性差等特點,經過墨輥間及版面磨擦發(fā)熱。版面水分揮發(fā)快,易產生糊版。應降低印防掉粉防粘臟、刮傷,防變色、防實地金銀油墨遮蓋。高速機印金銀油墨時機速應控制在6000張/小時。調整適當的印刷壓力,加大版面的水分,在潤版液中加些阿拉伯樹膠,提高版面吸附性,以版面不糊。
金銀油墨具有的特性,導致油墨傳遞性下降,油墨堆積在墨輥上,輥面光亮,印版墨量不足。金銀油墨堆積在印版、橡皮布上,使產品印跡薄而花,實地不實。金銀油墨的粘度和流動性過大或過小都會產生堆墨,金銀油墨粘度太大,流動度必然降低,可在金銀油墨中加入適量的薄調墨油,增強流動性。金銀油墨的粘度不足,流動度可能會過高。金銀油墨轉印率低,可在金銀油墨中加入亮光漿以提高金銀油墨的印刷適應性。
印刷表面粗糙、吸墨性強的紙張,如膠版紙、白板紙,較容易出現印品表面擦脫金銀粉,這與紙張、油墨的性質有關。如調金銀油墨的粘稠度不足,金銀粉與調金油的配比不當,印品表面干燥速度慢,紙張吸收性強,印刷中的調金油溶入紙張較快,較多。
金銀粉失去連接料的粘連和保護,就容易產生掉粉現象。為防止掉粉對金墨、銀墨的配比,盒裝墨的選用均要慎重,遵循調金油大于金粉(鋁、銀漿)的配比原則,或使用粘度大的品牌金銀油墨,但其流動度會不足,可加入些薄調墨油。同時加入1.5%~3%的紅燥油,以提高其流動性并加快金銀油墨表面結膜干燥。
金銀油墨具有很強的遮蓋力,可用反密度儀綠濾色片測定,密度值在0.71~0.78較為正常。可用手指輕壓實地墨層,再壓到空白處來判定墨層厚度和干燥情況,以印跡較淡為準。防止金銀油墨難干背面粘臟或印產品背面時刮傷,應加大燥油量、采用噴粉、降低印品堆放高度,達到加快金銀油墨干燥速度的目的。產品還需要有足夠的停放時間,輸紙壓輪不宜過重,裝紙時作業(yè)人員應戴棉紗手套,防止手指印和印品拖傷是很有必要的。
金銀油墨產品往往會發(fā)現墨色發(fā)暗、變黑、不亮,這與所用的油墨、潤版液和紙張有很大的關系。金粉、銀粉在空氣中容易氧化,選用氧化性小,酸堿度呈中性的調金油,好即調即用,注意密封保存。潤版液的pH值不當。金銀油墨中的銅粉,鋁粉在化學上屬于活潑金屬,遇酸性物質起化學反應,破壞金屬末的成色,引起產品變色。印金銀油墨時,提高潤版液pH值(降低酸性)一般控制在5.5~6.0之間,可加入10%的酒精。增強版面水分的張力,防止糊版、臟版和油墨浮化。用灑精潤版的供水系統(tǒng)。提高酒精濃度。使用小的水分便可達到水墨平衡,同時起到對墨輥降溫,防止因過熱而產生的印品變色問題。
紙張的酸堿度。紙張呈酸性,金銀油墨干燥速度慢。金銀油墨與酸性物質起化學反應而變色。呈堿性太強的紙張,堿性物質傳至水斗液,潤版液pH值偏中性或堿性,易糊版,水分過大則油墨易乳化,印品變色。故應選擇pH值適中的紙張來進行印刷。一般在金銀油墨印刷色序中,金銀版安排在后一色印刷較為理想,可防止脫粉。逆印、刮臟。因制版上的問題,未對金銀版實地壓印的內容部分作鏤空處理,導致內容丟失,可通過先印金銀版后印該內容印版的方法。以彌補制版的缺陷。金銀油墨印刷大實地版較多,要求印品墨層平整、均勻、厚實,有光澤而不變色。對印刷壓力的正確調整,襯墊紙的平整度、墨輥的串動量、串動位置,在印刷中是比較重要的注意事項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UV油墨目前還存在的技術問題
- UV油墨與環(huán)保油墨
- UV油墨的發(fā)展障礙是什么
- 膠印油墨哪家好?
- 金印油墨教您如何儲存和管理UV油墨
- 印刷油墨的成分
- 如何鑒別顏料墨水和染料墨水?
- 膠印油墨的調配要注意哪些事宜
- UV膠印油墨的印刷適性及故障分析
- 單張紙膠印油墨,你知多少?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