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所周知,厚紙印刷和薄紙印刷有著很大差別。因此,在實際操作時,應根據需求選擇合適的紙張類型。薄紙是指定量在60g/m2以下的紙張,比如60g/m2輕型紙、55g/m2書寫紙等。我們將薄紙放在強光處觀察,會看到很多細小的孔隙,這是由紙張的工藝特性決定的。薄紙定量小,紙張的強度和韌度不夠,易變形翹邊,這些特性使得薄紙在膠印油墨印刷過程中特別容易造成輸紙故障,在高速運轉情況下,容易因紙角撞擊前規(guī)或遞紙牙而造成重影、出褶等印刷故障。
一、印前外部因素調控
首先,要掌握影響薄紙印刷的環(huán)境溫濕度。印刷薄紙時,好現裁現用,這樣可大限度地減少紙張與空氣的接觸時間。如果所裁紙張(包括半成品)沒有立即使用,應當用保鮮膜或拉伸膜把紙張纏繞起來,防止其因接觸空氣而變形。為了保證紙張內部含水量的合理(6%左右),還應注意紙張的堆放位置,不宜靠墻、靠窗、靠水龍頭、靠暖氣(冬天),更不可露天放置,以免過于干燥而破壞紙張含水量的合理,造成紙張翹曲不平等后果。
其次是在掌握薄紙印刷影響因素的基礎上,針對性地對紙張進行合理調控,可采取以下方法解決。
(1)除濕法:利用空調的除濕功能去除室內空氣中多余的水分,就可以有效達到除濕的目的。印刷車間的標準環(huán)境為溫度20℃左右、相對濕度55%~65%RH。
(2)砸頁法:如果紙張印刷后出現卷曲現象,可用砸頁法加以解決,將所切印張翻身,用手工“砸紙”的方法把卷曲的印張敲砸出許多折線,利用折線與折線之間產生的支撐力,強行改變彎曲的印張,使之相對平整。
(3)晾紙法:晾紙法是利用晾紙機將裁切后的紙張或者沒有裁切的紙張通風吹晾,使紙張內部的濕度和空氣濕度保持相對平衡,使紙張的含水量符合印刷要求并保持穩(wěn)定,保證其在印刷和印后加工中不易變形。這樣既可提高印刷質量,也能給印后加工減少很多麻煩。
二、輸紙臺板的設定
輸紙臺板的合理調節(jié)是保證輸紙準確的前提,必須設定好輸紙臺板各個部件的位置。
(1)過橋輪一定要調節(jié)得稍松一點,起落一致,以防止紙張變形。
(2)對于有輸紙線帶的印刷機,輸紙線帶的張力一定要一致,線上的壓力一致并稍輕一些,否則易造成紙張變形嚴重、歪斜,引起嚴重的輸紙故障。